首頁  / English / Contact us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 國立臺灣大學  

首頁
師資介紹
課程介紹
招生簡介
學生及博後研究員
活動花絮
校友專區
文件下載

  校友演講外賓演講迎 新 & 球類競賽所 遊 & 校外參訪望年會 & 撥穗典禮其他活動

外賓演講

 

 

 

Ofer Binah, Ph.D.

 

 

 

 

 

 

講題: Investigating inherited cardiac diseases using the patient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
日期: 2018年3月14日

任職: Herman and Rebecca Chair in Life Sciences Chairman,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Biophysics and Systems Biology, Ruth & Bruce Rappaport Faculty of Medicine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學生心得分享(鄭世昕): 這次演講的主題是利用近年來炙手可熱的 iPSC 來研究遺傳性心臟病。講者認為疾病治療的發展是需要對該疾病的 pathophysiology 瞭解的更透徹,因此研究團隊誘導心臟病患者的 hair follicle keratinocyte iPS 細胞,使其分化成cardiomyocyte,藉以深入探討該心臟疾病的基礎醫學,並期許未來可以利用 iPSC 的技術,取得健康的組織或器官來治療疾病。iPSC 正如火如荼的被研究並積極發展它的應用,而這次的演講內容正是充分利用 iPSC 進行相關研究,相信未來 iPSC 的技術會愈來愈成熟,對於科學的進程有莫大的助益。

 

 

 

 

 

 

Mei-Yi Wu, Ph.D.

 

 

 

 

 

 

講題: Chromatin Remodeling Protein ARID4B in Human Diseases
日期: 2017年12月15日

任職: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edicin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USA

學生心得分享(褚韶瑜): 今天講者的主題是chromatin remodeling protein ARID4B,研究中使用Sertoli細胞特異性ARID4B knockout小鼠,證實富含ATARID4Bablation導致在生殖細胞對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轉換階段期間來自seminiferous cords基膜的Sertoli cell的異常脫離,表明未能建立SSC形成,和男性不孕有關,ARID4B除了跟男性不孕有關係,也和腎臟功能損害有很大的相關性。

 

 

 

 

 

 

曾嘉妮 教授

 

 

 

 

 

 

講題: Adult ventricular myocytes segregate KCNQ1 and KCNE1 to keep the IKs amplitude in check until when larger IKs is needed
日期: 2017年11月20日

任職: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and Biophysics,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SA

學生心得分享(林祖薇): 聽完曾博士的演講實在收穫良多,曾博士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經驗,並且有提到她在2015年更改研究方向,因為原本的領域已經很難再提出outstanding question,我覺得改變研究方向這件事是很不容易的,要踏入新的領域或方向需要再去大量思考以及接觸原本不熟悉的事物,但是從今天曾博士精彩的演講很難想像是在近幾年才開始做的,令我十分佩服,也激勵自己要面對挑戰和克服困難。而曾博士分享的內容是有關於心臟電生理,這部分是我很少接觸到的,對於許多名詞和描述相當陌生,但在曾博士清晰的解說以及之後老師們的問題與討論之下,也可略知一二了。今日的演講除了得到寶貴的知識之外,也給予自己動力繼續努力在研究之上。

 

 

 

 

 

 

Jiri Neuzil, Ph. D.

 

 

 

 

 

 

講題: Horizontal transfer of mitochondria in cancer
日期: 2017年11月6日

任職: Professor, 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GIH, Griffith University, Gold Coast Campus, Australia 

學生心得分享(曾意軒): 這次Dr. Neuzil所介紹的講題「Horizontal transfer of mitochondria in cancer」建構了一個有趣的對抗癌症的面向。Dr. Neuzil的實驗室利用沒有mitochondrial DNA的細胞ρ0 cell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可以發現缺少了mitochondrial DNA的癌症細胞tumor volume成長的速度較慢,不過更特別的是,在幾天過後,mitochondria的功能又會逐漸恢復,經許多不同的實驗設計後發現,這些mitochondria似乎是由host cell轉移而來,且是單向的傳遞(由somatic cell轉移至cancer cell)。而因為粒線體會進行呼吸作用產生ATP,因此Dr. Neuzil的團隊又進一步研究是哪些粒線體的功能會促進癌症細胞的成長?最後發現可能與DHODH有關,並將粒線體的呼吸作用與de novo pyrimidine pathway做連結。

這次的演講提供了我們另一種看待癌症的面向,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生()理機轉,雖然機制尚未研究完全,但依然可以作為未來繼續探討與發展的方向!

 

 

 

 

 

 

Toru Miyazaki, M.D., Ph.D.

 

 

 

 

 

講題: To overcome irreversibl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by 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 (AIM)
日期: 2017年9月20日

任職: Professor, Center for Disease Biology & Integrativ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學生心得分享(曾泓叡): 今天的演講的題目是AIM(Apoptosi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在治療腎衰竭上的的機制與發展。在AIM的領導下,phagocytes能清除體內的毒素及廢物來使得身體運作正常;同時也在基因剔除的老鼠模式中證實AIM在防止癌症、肥胖等疾病上的角色。在本次的主題腎衰竭的治療上,講者也透過實際將AIM應用在腎病末期的貓的這件事來告訴聽眾AIM在腎衰竭的治療的可能機制與成效,著實令人大開眼界,也啟發了「用自己本身具有的身體預防機制來治病」的想法。在本次演講中宮崎教授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我們了解AIM在疾病治療上的故事,敘述地鋪陳上還注意到聽眾可能會注意的問題,讓聽眾想到問題的當下就得到解答。另外,宮崎教授也勉勵我們所做的研究要能夠應用於病患身上,而不是只專注於細胞層面,讓疾病的治療更上一階。

 

學生心得分享(白佩雯): 今天演講的主題為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AIM),講者是來自日本的Dr. Miyazaki。講者一開始簡單介紹了AIM在人體內的位置及功能,透過這些功能,再延伸出AIM在疾病上的應用,例如AIM可使脂肪細胞進行lipolysis,能夠預防肥胖、脂肪肝的形成;此外,AIM可以清除dead cell debris,能用於治療acute kidney injury。他們發現當acute kidney injury發生時,從體內IgM釋放的AIM量不足以修復損傷,因此需額外注射更多AIM,這使得AIM可以發展成治療acute kidney injury的藥物。另外,AIM releaser也是講者研究的重點之一,定期注射AIM releaser也許能夠有效的預防肥胖、慢性病的發生,未來有希望能進一步開發成藥物。這場演講講者以淺顯易懂的敘述與圖示使我清楚地了解AIM及他的研究,並對於某些疾病的治療有了新的認知。

 

 

吳俊廷博士

Chun-Ting Wu M.D. ,Ph.D.

講題: Hippocampal Activities for Memory Recall
日期: 2017年9月12日

任職: PhD program in Neuroscience,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U.S.

 

 

 

 

賴正光 執行長

Gene Lay, M.S., D.V.M.

 

 

 

 

 

講題: 抗體研究與創業經驗談
日期: 2017年9月4日

任職: Founder, President & CEO of BioLegend Inc.

 

 

 

 

 

黃郁文 博士

 

 

 

 

 

講題: Risk and Opportunit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nd Aging-related Disorders
日期: 2017年8月2日

任職: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USA

 

 

 

 

 

邱春億教授

George C.Y. Chiou, Ph.D.

 

 

 

 

講題: Revealing Current Trends of Bio-industry in the US and Taiwan
日期: 2017年5月23日

任職: Professor for Department of Neuroscience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Professor and Director for Institute of Ocular Pharmacology, Texas A&M University

學生心得分享(程奕): 聽完邱教授的經歷,得知了他在美國眼科藥理學的重要貢獻,也才知道在青光眼的治療上有重要突破的是邱教授很大的貢獻。邱教授能夠在美國的大學成功創立藥學及藥理學研究所,而且也獲得美國Texas A&M Univ.Regents prof.,真的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從教授的演講,可以聽得出他豐富的學識、及廣闊的見聞。邱教授的演講中介紹了現今美國生技產業的狀況、藥物發展的狀況等,在演講中了解到了生技產業的發展性,及一些參與生技產業需要的能力等。從演講中,我收穫很多,得到了一些關於生技產業的展望及希望可以發展的方向。

 

 

 

 

 

Ruby Yun-Ju Huang, M.D., Ph.D.

 

 

 

講題: AXL-driven EMT state as a targetable conduit in cancer
日期: 2017年3月20日

任職: Cancer Science Institute of Singapore, NUS,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NUH

學生心得分享(張晏瑜): 今天演講者的主題是與腫瘤轉移有關,從EMT帶入AXL受器的pathway,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講者一開始說明EMT的概念,與我原本以為的不同,其實細胞的分類是從EM之間,像一個圖譜,而不是單純二分法,最後作者提到Erk可能與 proliferation有關,這提供我一個研究上的想法,或許未來能多參考這方面的資料。

 

學生心得分享(周健翔): 今天黃醫師的演講真的十分有趣,黃醫師深入淺出的先從癌症的發病開始講起,讓人更容易理解今天的主題的重要性,接著緊扣著今天的主題乳癌與EMT,先簡短的介紹一下乳癌的分類,接著提到在癌症研究中相當熱門的主題— epithelial-mesanchymal transtion ,在過往我們都認為EMT是由E變成M兩極的一個現象,但黃醫師告訴我們事實上EMT是一個可逆的光譜,E是逐漸轉換成M的,在這個過程中,只要適當的處理是能夠反轉這樣的轉換的,藉以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最後黃醫師介紹了一個transcriptoinal factor—AXL,可能會增加p53,因此或許可以藉由AXL的抑制劑來達到毒殺腫瘤的效果。在黃醫師的演講中我看到的不僅僅是他在專業上邏輯的推理,更看到他是如何選擇一個專業的主題進攻,讓自己的研究不會只是淪為一個曲高和寡的科學研究,而是一個真正能應用在病人身上的前瞻性研究,更重要的是黃醫師謙虛的對於自己的研究成果不邀功,強調這一切這些成果並非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同時他也勉勵我們這些剛踏入科學研究的新鮮人能夠增加自己的溝通能力,以迎接net-working世代的到來。

 

 

 

 

 

Dr. Francis

Ka-Ming Chan

 

 

 

 

講題: The RIP kinases and necroptosis: Integrating cell death signals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
日期: 2016年11月24日

任職: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學生心得分享(張晏瑜): 今天來演講的主題是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和細胞凋亡與發炎之間的關係,特別是necroptosis,因為之前藥物作用學以及讀一些paper有對這方面的認識,所以更能夠理解講者想要傳達的研究新知。從necroptosis的機轉及protein domain的介紹,講者一步步帶我們探討RIP1, RIP3,Caspase, FADD以及virus, LPS, DSS等等,對於細胞進行Necroptosis的機轉,雖然尚有很多有待研究即發現的部分,但對於一些疾病的症狀與進程,這或許是一條值得開發的路徑。

 

 

 

2016 Mini-Symposium on AMPK: from Signaling Pathways to Human Diseases

(2016.11.18)

第一場

1:00-1:40

The LKB1-AMPK pathway and metabolic control in cancer: energy sensing and beyond

Dr. Russell Jones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Goodman Cancer Research Centre, McGill University

第二場

1:40-2:05

 

AMPK signaling pathway underlies the metabolic inflexibility in mitochondria disorder

Dar-Shong Lin

Senior Physician,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Director, Mitochondrial Research Medicine,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Assistant Professor , Mackay Medical College

第三場

2:05-2:30

 

Snf1/AMPK regulates Arf GTPase signaling for cell invasive growth: from yeast to humans

Dr. Fang-Jen Lee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stitute of Molecular Medicine,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學生心得分享(張立昀): 講者分享了關於Snf1/AMPK在調節Arf GTPase訊息傳遞上扮演重要角色,進而影響細胞invasive growth的主題。已知Arf GTPase在調節vesicular traffickingcell shapemovement上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分子,而Arf的活化則和catalyze GDP-GTP息息相關。講者發現到在yeast中,Arf3(為人體Arf6homologue)和其invasion很有關係,但Arf3是如何被活化的,機制並不清楚。因此講者變針對此作進一步的探討,發現到SnF1/AMPK在其中的重要性,講者也針對此作了實驗探討,並發現到Arf3的活性減少,也會讓cell invasion 減少,也發現到在Snif1細胞中,會表現AMPK進而促進raffinose hypersensitivitydefective agar invasion。而這個在Snf1/AMPK特別的功能在cell invasion上的表現,也值得後續的探討及研究,可能在癌細胞的入侵研究上有助於治療方面的貢獻。是場很棒又精彩的演講。

 

第四場

2:30-3:10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umor suppressor Folliculin in C. elegans and mammals: Exciting phenotypes and pathways

Dr. Arnim Paus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The Rosalind and Morris Goodman Cancer Research Centre, McGill University

學生心得分享(范誠祐):  這是場精采的演講,內容講述tumor suppressor Folliculin(FLCN)AMPK pathway。一開始研究FLCN是在一種染色體的遺傳疾病Birt-Hogg-Dube syndrome中所發現,previous studies指出FLCN complex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作者的目標就是去研究這兩個間的關西與其在生體中的重要性。

 直接的想法利用FLCN Knock out model來看看在這些動物裡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出現,結果發現氧化代謝提升、能量消耗增加、也出現了與AMPK關聯性的chronic hyper-activation。作者用流暢的演講flow、清晰的論點闡述將整個研究結果與過程活靈活現的呈現讓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這個研究的主題目的與流程,很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次的演講讓我收穫良多。

 

第五場

3:30-3:55

 

The roles of AMPK on islet beta cells - insulin secretory capacity and cell survival

Dr. Tien-Jyun Cha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edicine,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第六場

3:55-4:35

 

Targeting AMPK, a dual player at the crossroad between metabolism and inflammation

Dr. Benoit Viollet

Junior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INSERM, Paris, France.

學生心得分享(周健翔): Dr. Viollet 的演講真的非常的charming ,他在AMPK領域的研究超過200篇,在這個領域堪稱是個“big name man”今天他從最基本AMPK的發現、發表,一路到他自己目前主要研究的目標,先給了我們一個脈絡的介紹,接著他專注在本次synposium 的主題,AMPK和疾病相關性,開始介紹AMPKtype 2 DM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並接續的講解了AMPK在脂肪的調節,最後回歸到藥物是如何藉由AMPK對於疾病產生治療效果。此外,在他今天演講的最後,他也提及了AMPKinfection 之間目前所知的相關聯,發人深省,讓人更想看看到底AMPK在免疫相關的反應當中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第七場

4:35-5:00

 

Cardioprotective effect of synthetic caffeic acid derivatives-Role of AMPK and AKT

Dr. Ming-Jai Su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學生心得分享(黃彥棠): 此次蘇銘嘉教授與我們分享的主題是,合成性的咖啡酸衍生物對於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MAPKAKT在其中所扮演的腳色為何。

     一般來說咖啡酸類自然化合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速率很高,因此生物可利用性相對來說也較小,經過人工合成的咖啡酸衍生物Caffeic acid phenylethyl amide (CAPA)以及Pyrrolidinyl caffeamide (PLCA)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研究顯示CAPAPLCA兩種咖啡酸衍生物都能夠活化人或動物細胞內的MAPKAKT,使得GLUT4的表現量上升,其中CAPA刺激小鼠骨骼肌細胞活化MAPKAKT的效果比PLCA來的更好,CAPA可以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減緩ischemia-reperfusion所產生的心肌梗塞程度,或是保護飲食或streptozocin所誘發的代謝問題;另外,hypoxia/reoxygenation (H/R)誘發新生的大鼠的心肌纖維細胞受損,再使用PLCA可透過活化MAPKAKT,增加細胞存活度並減少細胞凋亡程度,此實驗結果會因為使用了MAPK或是AKT的結抗劑而減緩前述保護的效果,詳細探討過後,我們知道這兩種咖啡酸衍生物能夠達到保護心臟細胞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兩者的協同作用促進細胞對血糖的利用 (GLUT4表達量的上升),讓冠狀血流量增加,以減少心肌缺氧所造成的傷害,我認為此種化合物的心臟保護效果,在未來的高齡化社會中,提供相當好的藥物預防治療,由於老年人的心臟功能不比年輕人好,發生缺氧性心臟病的機會也來的大,另外,現代人飲食高油高脂,有心肌梗塞的患者也可以使用這樣的藥物來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多運動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產生,才是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第八場

5:00-5:25

 

Multiple functions of AMPK in inflammatory and allergic responses

Dr. Wan-Wan Li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Kun-Hsing Yu, MD, PhD

(余坤興博士)

 

 

 

講題: Integrating Omics and Histopathology Profiles for Precision Medicine
日期: 2016年11月09日

任職: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Harvard Medical School

學生心得分享(程奕): 余博士的演講相當的親切,內容沒有艱澀難懂的專有名詞或統計方法,只有為了讓台下各個不同領域的人都能理解的簡單卻重要的整理。一開始余博士輕鬆簡單的介紹他的背景及學校歷史,讓我們可以漸漸地專注在他的內容裡,後面用簡單的概念介紹了big dataomicsproteomics的概念後再介紹進他自己的研究領域,因為多數的聽眾跟數據分析或computer science都不熟,所以博士演講時特別花心思為大家解釋這些名詞,讓我們之後在理解他的研究內容時可以快速地進入狀況。博士的研究領域相當厲害,成功地利用數據分析、電腦學習的方式讓電腦來分析理應只有人有辦法處理的資料(組織學切片),並利用電腦可以快速同步處理資料及不需要休息的特性,讓資料的分析更佳完備及精確,讓我們未來在尋找疾病、基因、組織型態的異同時,能有更佳的選擇。

 

 

 

 

Chia-Yi (Alex) Kuan, MD, PhD

 

 

 

講題:  Inflammation-Sensitized Neonatal Brain Injury: Beyond Microglia.
日期: 2016年10月11日

任職: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ediatrics (Neurology), Cent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CND), 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學生心得分享(許毓珊): 今天聆聽了優秀校友CHIA-YI KUAN的講座,他流利的英文和清晰的邏輯演說令我十分佩服。原為醫學系的他投身研究,在國外的實驗室獲得不少的成就與收穫,並且回到母校分享,將研究的熱情繼續傳承。新生兒HIEMarker的相關性,用做研究的精神把醫學診斷推向更精準的層次。他把microglia monocytes的關係跟我們做了清楚的釐清,從古典的傳統觀念說monocytes在剛出生的嬰兒跑到brain中的microglial fountains,到現代的觀念是兩者是彼此獨立卻有某種程度上的連結。這樣的理論開創新的思維,在親身參加這堂講座後,對於腦神經科學領域又有更多的認識了。

學生心得分享(周健翔): 今天的演講真的十分有趣,Alex學長在新生兒出血性腦損傷的研究很深入,以前在加護病房臨床實習時,就常常對於新生兒因為腦出血的原因、治療、癒後感到困惑,經過今天的演講,讓我對於整個新生兒腦出血有了更多的認識,並且學長不論是在做研究方面的分享、抑或是在回答大家的問題,都表現出積極且謙虛的態度,讓我學習到要成為一位頂尖的研究人員,不能只是在專業領域上有成就,做人處事也是很重要的學習。

 

 

 

 

Wise Young, M.D., Ph.D.

 

 

 

講題: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 Therapy of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日期: 2016年9月14日

任職: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Richard H. Shindell, Chair in Neuroscience

學生心得分享(陳恩莉): 這次很幸運地邀請到楊詠威教授來演講,楊教授身為全球脊髓治療的權威,這次真的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很棒的演講。這次的演講主題主要是講述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UBCMNC) therapyspinal cord injury的病人身上所進行的臨床試驗成效,而在這次演講中所謂的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 therapy則主要為UBCMNC transplant。在這次演講之前我對於脊髓受傷的病人並沒有很大的認識,只知道這些病人有可能半身不遂或甚至成為植物人,然而楊教授很簡明易瞭的為我們介紹目前可用於治療這些脊髓傷患的治療UBCMNC transplant,另外也更進一步的探討到在移植之後的的種種訓練療程,也就使這次的演講主軸,其中對於移植病人的後續(//長程)步行訓練,以及後續對於排尿等功能的監測著實讓我眼睛為之一亮,才知道原來在UBCMNC transplant治療後經過適當的訓練是有機會可以恢復的,雖然無法100%完全恢復到原本靈活的狀態,但卻是有一定的恢復成效的,雖然後續仍有許多問題以及試驗需要釐清且進行,但我相信這在未來對於脊髓傷患的治療上將會開啟嶄新的道路。

 

學生心得分享(吳佳玲): 現代醫學對於疾病的療法已經不限於小分子藥物,更含括細胞治療及其相關技術的應用與研究。細胞治療在目前的法規之下尚未能普及也缺乏完整基礎研究支持,卻可能是一些退化性疾病或重大傷殘的潛力療法。Wise Young博士將臍帶單核細胞分離之後,進一步用於治療慢性脊髓損傷患者,發現受損神經纖維的間隙有縮減之趨勢,並加以配合長時間運動訓練,達到初步恢復病患肢體活動能力的成果。雖然此階段之臨床試驗可看作是治療脊髓損傷相關疾病的重大突破,卻也因此衍生出許多待解決的難題,例如:未經高強度長時間運動訓練的患者,其病況無顯著改善,是否暗示此療法在其他國家可行性存在其風險;或者原先認為有利於神經細胞遊走與彼此連結的鋰鹽,是否可能在此研究中卻扮演抑制神經修復角色;另外最重要的環節便是建立實驗方法,以確認臍帶單核細胞對於受損神經修復的機制。細胞應用於臨床治療不同於傳統藥物研發,相對而言其需投入的研究也更複雜,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可藉所上演講增進這方面的知識。

 

 

 

 

 

莊德茂 院士

 

 

 

講題: Tips for Scientific Career Development
日期: 2016年8月17日
任職: 曾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精神衛生研究院、分子神經生物學主任

心得分享(周孟蒨): 莊德茂院士曾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分子神經生物學主任,現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很高興將能邀請到莊德茂院士以他的過去學術研究經驗,教導寫出好的計畫及論文。

莊院士建議年輕學子可以由四大方向去著手:一、充實自己。二、寫出優質論文。三、替自己爭取經費。四、深思熟慮您的職業生涯規畫。當中「充實自己」必須掌握的五個重點:1.建立人脈網絡、打好人際關係,可以多參加學術研討會,結交新朋友,不但能增廣見聞並可藉由與會來賓交談,替彼此留下印象。2.把握練習機會、學習新事物,讓資訊來源多元化,熟悉新科技趨勢與脈絡。3.妥善利用時間,利用時間來滿足成就感及培養興趣,讓生活更加充實。4.主動爭取獎賞與榮耀。5.專注於實驗,使數據佳化,豐富學經歷。優質論文必須把握7C原則:1. 溝通(Communication) 2.合作(Collaboration) 3.奉獻(Commitment) 4.創造力(Creativity) 5.勇氣(Courage) 6.凝聚(Cohesiveness) 7.真誠(Cando)

莊院士也提醒大家,要好好把握時機,多寫 Review article增加H-index,且研究生涯中,勿失道德良心,並保持對工作的熱愛,找份會令你期待上班的職業,樂在其中。

 

 

 

 

Shigeki Sugii,  

Ph. D.

 

 

 

講題: Molecular Signatures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Potential for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日期: 2016年4月6日

任職:  Assistant Professor, Singapore Bioimaging Consortium, 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

學生心得分享(李姿涵): 這次請到的外賓Dr. Shigeki Sugii是日本人,一開始很擔心在聽力方面會很不習慣,還好講者的PPT算是這幾次中較淺顯易懂的。這次的演講主要介紹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Cs),一開始先提到fat分為subcutaneous (SC) fatvisceral (VS) fat,因此ASC就可以分成SC-ASCVS-ASC,他們各有自己的markerROS的表現也不同:SC-ASC主要表現CD10ROS較低;而VS-ASC主要表現CD200ROS則較高,這會造成細胞的dysfunction,而使用抗氧化劑可以降低VS-ASCROS。最後提到ASCs在治療上的潛力,例如他會migration到受傷部位,有抗凋亡作用,可以促進組織修復;另外,他也有一些免疫調節功能,可以抑制GVHD、抗發炎等作用,目前在很多疾病中都有相關的臨床試驗,例如:肛門廔管、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等等。這對於再生醫學來說是很大的進步,很期待幹細胞的研究能解決目前臨床上面臨的許多問題。

 

學生心得分享(曾琮智): Dr. Shigeki Sugii的演講中了解脂肪細胞的stem cell有不一樣的走向,雖然傳統並無方法可分別不同,但Dr. Shigeki Sugii發現CD10在皮下脂肪表現多,而CD200則多表達於臟器脂肪。且臟器脂肪中SC-ASC的氧化壓力較小,對於身體較無造成損害。正因能透過marker來區分好的脂肪與壞的脂肪,並對於脂肪的stem cell給予適當的刺激來誘導其分化成想要的脂肪組成,並將此觀念應用於regenerative thearapies使病人能減少壞脂肪的累積,同時也能透過reverse ROS來增加抗氧化和抗發炎等效果,因此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對於人體代謝是有其效益及值得深入研究以廣泛應用於臨床的topic

 

 

 

 

Claudio Hetz,  

Ph. D.

 

 

 

講題: Defining the Role of ER Stress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日期: 2016年3月31日

任職:  Co-Director, Biomedic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hile, Adjunct Professor, 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USA Director, Neurounion Biomedical Foundation

學生心得分享(許如絢): 一些神經疾病例如阿茲海默、帕金森氏症等目前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因此許多神經相關領域的科學家致力於研究這些相關疾病。今天的腦心所邀請的講者Claudio HetzER stress和蛋白質摺疊之間的關係來做討論,從他的分享我們可以瞭解因為這些神經疾病被認為可能跟misfolding proteins有關,而protein foldingER stress引發的一些signaling response相關,像是常見的UPR(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而Claudio Hetz的研究團隊便致力於研究ER stressprotein misfolding有關的疾病。最後從他的演講我們可以瞭解神經科學研究是一門廣大無涯的學問,但若真的能解決這些無藥可治,目前只能延緩病程的神經疾病,那將是人類的神經學的一大進步。

 

學生心得分享(周昱仙): 感謝藥理所特別邀請到來自智利的學者Dr. Claudio Hetz,由他來為我們介紹他的研究單位近幾年在神經科學上的貢獻。
一開始
Dr. Claudio Hetz為各位講解到ER stress對於動物的生理機制上,往往是一個治病主要因素,可能會因為ER stress的失衡進而演變成像是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或者是代謝功能上的失調等,之後快速的切入主旨,明確的表達出這些ER stress可能來自於細胞中unfolding protein response(UPR)的產生。之後便逐一開始從各種不同神經相關疾病的角度,例如: Prion disorders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Huntington’s disease以及Parkinson’s disease去探勘UPR在其中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又是如何去對我們的神經生理帶來治病的影響;此外,從Dr. Claudio Hetz的介紹中也可以學習到幾項針對神經科學研究上的不同技術,這些新穎的知識絕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與討論的,最後再次謝謝Dr. Claudio Hetz能夠前來為我們帶來豐富又精采的演講。

 

 

 

 

Harvey F. Lodish,  Ph. D.

 

 

 

講題: Self- renewal of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From the clinic to the laboratory and back to the clinic: Development of novel therapies for Diamond-Blackfan anemia
日期: 2016年3月23日

任職:  Professor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Biology,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 Cambridge, MA

學生心得分享(黃誼庭): 很榮幸這次能聽到 Dr. Harvey F. Lodish 的演講。一般對於貧血的治療經常是給予 erythropoietin,但對於某些類型的貧血則無法,像是溶血、敗血症或是一些基因缺陷導致的貧血,例如:Diamond-Blackfan anaemia,主要是因為在這些情況下的造血幹細胞對於 erythropoietin 較不敏感而無法增加紅血球的生成。而在這次演講中 Dr. Harvey F. Lodish 跟我們分享藉由 glucocorticoid 的刺激促使造血幹細胞的生成與分化來增加紅血球,解決了 erythropoietin 不敏感的問題。此外,再藉由 fenofibrate PPAR-α agonist 的輔助來增加 glucocorticoid 的作用。這種治療方式相當的新奇,也許在未來能成為多種貧血的方式。

學生心得分享(陳柏榮): Lodish 不僅是學術上的權威,也是細胞生物學課本的作者,能一睹他的丰采實在榮幸。今天他為大家帶來的是紅血球分化不足相關疾病的治療,最讓我覺得佩服的是儘管整個演講會場坐滿聽眾,從醫師到一般民眾,但 Lodish 深入淺出的講解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收穫,他成功地拉近大眾與學術的距離,不愧是教科書的作者,這次演講對於學術本身和學術的表達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Toru Miyazaki, M.D., Ph. D.

 

 

 

講題: A defense system against multiple diseases via biological garbage clearance mediated by 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 (AIM)
日期: 2015年12月11日

任職:  Professor, Lab. of Molecular Biomedicine for Pathogenesis, Center for Disease Biology & Integrative Medicine,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學生心得分享(黃得維): 這次Dr. Miyazaki所帶給我們演講的主題是有關於一種分子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 (AIM),整體而言這個分子讓人有一種相當神奇甚至到不可置信的程度,一部分是因為實驗結果顯示出這個分子在動物實驗中的良好保護作用,另外一部分是因為Miyazaki所切入的觀點十分簡單明瞭,他認為AIM是一種自然就有的保護機制,少了它就會導致疾病,可惜的是目前這些研究大多只停留在現象,並沒有詳細的分子機轉,或是只知道跟某些receptor可能有關,這部分還需要未來更詳細的研究。

 

學生心得分享(蔡沛儒): 宮崎教授本日為我們介紹關於apoptosis inhibitor of macrophage (AIM)的研究成果。AIM可以在肝癌細胞以及壞死的腎臟細胞發現,平時AIMIgM分子結合在一起,當身體組織受到如急性腎損傷等損害時,AIM則游離至受損細胞表面,進而幫助修復受損部位。AIM除了有助於復原以外,研究人員也發現其存在能抑制脂肪肝與阻止體重的增加,令身體處於健康、平衡的狀態。綜合各個關於AIM的研究,科學家認為AIM能作為清道夫移除身體製造出來的廢棄物,這種清除有害物質並維持生理平衡的能力被視為對抗多種疾病的潛在手段,因此AIM的研究可望為我們帶來另一種治病的思考方式。

 

 

 

 

Sung, Ching-Hwa, Ph. D.

 

 

 

講題: Cilium, signaling, cell cycle &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日期: 2015年12月9日

任職: Professor, Tenured,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 Department of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Weill Medical College of Cornell University

學生心得分享(許筠):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 Ching-Hwa Sung 教授的研究專長是眼科學,主要是探討是網膜神經的發育和調控,由於是網膜的結構和人大腦結構類似,都有有分層的構造,因此很適合作為探討中樞神經調控機轉以相關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在Sung教授的演講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探討纖毛對於視神經細胞的細胞週期調控,在一般的認知裡面,神經細胞的細胞週期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導致許多神經性的損傷是無法恢復的,因此瞭解神經的分裂調控,或許可以作為修補神經損傷疾病的最佳利器。

 

 

 

 

Samuel C. Dudley, M.D., Ph. D.

 

 

 

講題: Oxidative Stress And Arrhythmic Risk
日期: 2015年10月28日
任職: Director, Lifespan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Ruth and Paul Levinger Chair in Medicine, The Warren Alpert Medical School, Brown University, USA.

學生心得分享(王彬): 這次演講真的很精彩,而且難得是心臟相關領域的。講者告訴我們一的很棒的故事,是關於 Hypoxia 以及 AngiotensinII 對心臟鈉離子調控的故事。許多我們從教科書上所學到的知識,原本並不是如此理所當然,起始都是由這群科學家默默耕耘,一點一滴發現累積而來的。我們現在在實驗室中做的許多事情,也許看似瑣碎,但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對人類的科學競展有所貢獻的。

 

 

 

 

莊德茂 院士

 

 

 

講題: Translational Potential of Mood Stabilizers for Brain Disorders: an Update
日期: 2015年5月15日
任職: Senior Scientist, Intramural Research Program,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D, USA.
 

 

 

 

Su Hao Lo, Ph. D.

 

 

講題: Focal Adhesions in Tumorigenesis: The Expected and Unexpected
日期: 2015年4月29日
任職: Professor, Center for Tissue for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Medic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Richard Alan Smith, MD

 

講題: Developing Therapeutics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日期: 2015年4月14日
任職: Director, Center for Neurologic Study, Honorary Medical Staff, Scripps Memorial Hospital La Jolla, CA. USA.
 

 

Peter BAY, Ph.D. 講題: The metabolic role of PARPs
日期: 2015年3月19日
任職: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Debrecen, Department of Medical Chemistry, Hungary
 

 

 

 

首頁 | 師資介紹 | 課程介紹 | 招生簡介 | 學生及博後研究員 | 活動花絮 | 校友專區 | 文件下載

 上次修改此網站的日期: 2019年01月14日